狐能否培育成种狐和优良皮兽关键在育成期。所谓的育成期是指分窝后到成为商品狐。
幼狐的饲养管理:仔狐生后8周(55-60天)即可断乳,与母狐分离。刚断乳的仔狐,离开母狐和同伴,很不适应新的环境,大都表现应激反应,不想吃食,发出嘶叫,行为不安,怕人等。所以,分窝后尽量少惊动。饲料按哺乳期水平不变(至少7-10天)当仔狐惯于独立生活后,而且食欲渐增时,再变更饲料(要渐变)按青年狐饲养标准给予,按重量比动物性饲料比不低于50%。此期正是幼狐生长发育旺盛时期,特别是3个月龄是绝对生长最快时期,因此,除饲料保证一定水平(比例)不变外,要依仔狐食欲状况和生长发育需要,不断增加饲料量(3-5天增加一次),并按标准供给钙磷和维生素A、维生素D、维生素B1、B2和维生素C,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,这样才能培育出优良种狐和优质毛皮。
幼兽生长期正值盛署,气温较高,特别是低纬度地区,在管理上应注意防暑降温。除保证全天饮水供应外,有条件的场或专业户可采取地面洒水降温。对那些太阳直照的笼舍要遮阳。饲料要保证卫生,腐败变质饲料不能喂,以防胃肠炎和其它疾病发生。7月份种兽和小兽都要接种犬瘟热,病毒性肠炎和脑炎疫苗。以防止恶性传染病的发生。
小狐分窝后10-15天,因笼舍不够,免强可2-3个在一个笼舍内,要求越早单笼饲养越好,一是避免争食,影响生长发育;二是可避免疾病发生,如大肠杆菌病等,特别是螨虫的互相传播等。
初选预备狐的工作,也要在此期间进行,原则上要挑选早生(银黑狐4月10日前出生;北极狐5月20日前出生),繁殖力高(银黑狐胎平均产仔6头以上,北极狐胎平均产仔8头以上)。其双亲性情温顺,母性强的后裔;当然双亲毛色也要求合乎标准(北极狐为标准蓝色和白色)。挑选出来的预备种狐要单独组群,专人饲养,可与基础群饲料营养水平一致,但饲料量要比种兽量高,按青年狐能量给予,并每头每日加维生素E5毫克,与种狐一样放在阳侧饲养,7-9月为加速育成狐的生长,在其饲料营养比例不变的条件下,可适量增加脂肪喂量。特别是饲养芬兰狐,加喂脂肪更重要。10-12月,要减少脂肪喂量,而增加谷物饲料供给。